九种情况需做超声造影

首页 /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2024-07-16 15:11:00 848

因无辐射、经济便捷,超声检查受到患者青睐,已成为临床诊疗中重要的支撑检查。做超声时,有一类患者还要配合做造影,对此他们常心存疑问:“为什么我的就要打造影剂”。

超声造影技术是一种用于肝脏和其他器官的诊断成像技术,借助静脉注射超声造影剂,可清晰地显示微细血管和组织血流灌注,增加图像的对比分辨度,大大提高了超声对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其中的超声造影剂是指“微气泡造影剂”,它由稳定的外壳和内部包裹的气体组成,直径小于或等于红细胞,能完好地通过肺循环进入体循环,因此在大血管和微血管系统均可显像,实现全身的超声增强。而且,这种造影剂不含碘、无肾毒性,用量也小,通常为1~2毫升,可通过呼吸代谢且代谢时间较短,约在20分钟内,方便且安全。

临床中,主要有9种情况需做超声造影: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良恶性鉴别;肝癌术中肿物的重复检出,以及治疗后的疗效评估;胆囊息肉样病变中,腺瘤与胆固醇性息肉的鉴别;肾脏肿瘤以及复杂性囊肿的分类;颈动脉硬化斑块的稳定性评估;乳腺占位的良恶性鉴别;腹主动脉瘤腔修复术后内漏评估;腹腔实质脏器创伤的评估(有无挫伤、破裂及活动性出血);腹腔内血管的通畅性以及有无狭窄。

尤其是检测肝脏肿瘤时,超声造影可立刻明确是否为恶性。如果确认病变为良性,可减少患者的焦虑,并在必要时迅速开展治疗;如果超声造影无法明确诊断,可进行实时超声造影引导下穿刺活检,以减少其他不必要的影像学检查。研究显示,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定性诊断,比如恶性肿瘤,敏感性约95%,特异性约94%,性能与增强CT、增强MRI相当。

最后需强调的是,超声造影有可能引发罕见但严重的心肺反应和过敏反应,虽然后者的发生率明显低于碘造影剂,与磁共振造影剂相当,但检查前需谨慎评估,儿童、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慎用。

引用:

1.【清华长庚科普】九种情况需做超声造影/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