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歌唱的嗓音问题及对策

首页 /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2024-07-16 14:36:31 850

歌唱是一项十分有益的运动,不仅能使人身心愉悦,还具有一定的健康价值,比如能够增强呼吸功能,促进激素分泌,改善情绪,增强免疫力等,不管是专业的歌者还是普通人都能从歌唱中获益。不仅如此,动听的歌声还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歌唱也成为人们情感表达和交流的一种重要的形式。然而,有一些情况会影响歌唱,也会给朋友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一定的困扰。有的朋友唱歌的音准不好,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唱歌跑调,造成自己在歌唱方面的不自信,甚至不好意思放声歌唱;有的朋友一唱歌就扯嗓子,不仅让别人听起来不舒服,自己也很快就出现嗓子干疼的情况;还有的朋友声音嘶哑,唱歌时有些音发不出来,甚至完全不能歌唱。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些影响歌唱的嗓音问题。

唱歌跑调是嗓子的问题吗?

有人认为唱歌跑调是嗓子有问题,有人认为是耳朵有问题,其实音准不好的问题可能出在个人对音高的感知力和控制力上。歌唱是一项复杂的运动,需要人体的多个系统共同参与。音乐经过耳朵传入大脑,在位于大脑颞叶的听觉皮层进行分析感知,获得包括旋律、节奏、音色等信息,并经过大脑复杂的整合,再通过神经系统将信号传递到呼吸系统、发声器官、言语器官等,对听到的音乐进行模仿。每个人对音乐的感知力和对声音的控制力是不同的,就像有人对方向不敏感,有人对数字不敏感,当然也有人对音高不敏感。如果大脑没有办法分辨出音高的差别,自然也就模仿不出,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听不准就唱不准”。还有一些朋友能够听出音高上的差别,但是却唱不准,这主要和个人对声音的控制力相关,每个人的情况不同,有可能是气息没有调整好,也可能是咽喉部肌肉的收缩不够协调等,造成无法唱准。但是人们对音高的感知和控制力往往是可以通过训练改善的,通过多听、多模仿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提高音准,克服唱歌跑调的问题。值得指出的是,人们的乐感训练就像对语言的习得一样,是具有时间窗的,错过了所谓的“敏感期”可能需要花更大的努力才能获得相同的训练效果。研究表明1-5岁,特别是4-5岁是所谓的音乐敏感期,也许解决唱歌跑调的问题,真的需要从娃娃抓起。当然了,确实有一部分朋友存在所谓的“失歌症”,即通过训练也无法改善音准的问题,但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于音乐和歌唱的享受。

说话唱歌“扯嗓子”要怎么纠正呢?

“扯嗓子”是一种喉部过度用力而缺乏呼吸支持的发声状态,是很常见的一种嗓音误用。说话唱歌“扯嗓子”不仅可以造成咽喉部的疼痛不适,长此以往,还有可能造成声带的损伤,影响音质。正常情况下嗓音的产生过程是膈肌的运动和肺的压缩产生气流,通过气管冲击闭合的声门,引起声带的振动产生声音,通过鼻腔、鼻窦、口腔和胸腔的共鸣作用,再通过唇、舌、颊、腭等的共同的构音作用,形成我们的嗓音。因此想要纠正“扯嗓子”的问题,我们就需要调整呼吸,放松喉咙,巧用共鸣,必要时还要进行一些咬字甚至性格上的调整。首先我们要把我们要将呼吸方式调整为胸腹式联合呼吸,并养成说话唱歌开口前先吸气的习惯,让我们的发声具有良好的呼吸支持。其次,我们要放松喉咙,可以通过头颈部的运动操和按摩放松颈部肌肉,并通过半打哈欠的方式体会喉咙的打开和放松。接着,我们要学会运用我们的共鸣腔,声带的振动声响并不大,但是通过人体共鸣腔的作用却能够被放大数十倍,因此,想要获得较大的音量,我们只需要加强呼吸的支持并且充分的运用好共鸣,这样就有效的避免了喉部的过度用力。此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有必要适当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因为情绪过度激动的时候往往不利于呼吸的调整和发声方法的运用,甚至可能造成比较严重的声带损伤。

哪些疾病会造成声音嘶哑?

引起声音嘶哑的原因很多,包括喉部的病变和一些全身因素。炎症是声音嘶哑最常见的病因,急性喉炎和慢性喉炎都可引起一定程度的发声障碍。急性喉炎大多与上呼吸道感染相关,慢性喉炎可由感染、用声不当、饮食习惯不良、吸烟及环境污染等损伤因素持续存在而引起。此外,外伤、肿瘤、发育异常、神经功能障碍、一些特殊病原体的感染等都可以引起声音嘶哑,从而影响歌唱;还有一部分患者是喉部本身没有问题而因为使用不当造成了功能性的发声问题。这里需要格外强调一下用声不当和咽喉反流在嗓音病发生中的重要作用。嗓音的误用和滥用是引起嗓音疾病的常见病因,嗓音的误用是指错误的使用嗓音,或者说发声方法不当,而嗓音的滥用主要是指过度用嗓。慢性喉炎、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某些声带白斑等的发生都与用嗓不当相关。咽喉反流病是胃内容物反流至咽喉部造成的局部的组织损害,胃内的酸性物质混有蛋白酶,会对咽喉部的黏膜造成损伤,引起慢性喉炎、接触性肉芽肿、任克间隙水肿、声带白斑甚至恶性肿瘤。控制反流可以从饮食习惯做起,尽量减少辛辣、油腻食物以及强酸性食物的摄入,尽量避免饮浓茶、咖啡等饮料,睡前3小时不进食,如果症状明显,饮食控制无效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酸药物。

出现哪些情况需要看医生?

声音嘶哑是非常常见的临床症状,一次过度的用声或者上呼吸道感染都可能导致声带黏膜的充血水肿,从而引起声音嘶哑,这时候我们要做的首先是发声休息和密切观察,因为随着炎症的消散,嘶哑的症状往往会自行缓解。但是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就需要到医院就诊了:首先,在持续时间上,声音嘶哑超过两周就一定要看医生了,因为这往往提示器质性病变;其次,在严重程度上,不随休声缓解的声音嘶哑和渐进性的声音嘶哑,可能提示器质性病变,要到医院就诊;此外,如果声音嘶哑伴随其他喉部或全身症状,比如咽喉痛、发热、呼吸吞咽困难、进食饮水呛咳等,也需要到医院就诊。这里要格外提醒40岁以上有吸烟史的男性朋友,如果出现2周以上没有任何诱因的声音嘶哑就一定要及时就医。

引用:

1.【清华长庚科普】影响歌唱的嗓音问题及对策